智来时代> 数据年鉴>别人踩过的坑咱就别踩了 ——韩国教育发展史及思考
别人踩过的坑咱就别踩了 ——韩国教育发展史及思考
2021-08-13 11:07:25


作者简介:

刘博,智来时代合伙人。英国谢菲尔德大学金融财务管理与商务管理双学士,英国萨里大学国际商务管理硕士。曾任信中利投资有限公司投资经理,投资领域VC/PE;艾格资本投资总监,投资领域农业PE;陕西海升果业战略投资部经理,企业战略转型和上市资本运作;中发集团高级投资总监,企业上市和战略布局。擅长战略发展规划、行业研究、投资及资本运作,在智来负责客户的资本运作服务及教育产业观察。


——50年代——


50年代朝鲜战争后,韩国开始了重建,停战第二年韩国推出第一个“初等六年免费义务教育”计划,教育预算占比从1954年的4.2%一直增长到14.9%。

 

效果很显著,5年之后,韩国入学率达到95.4%

 

上学的人多了,毕业后就业情况明显好转,很多人意识到“知识改变命运”,全民开始拼命读书,小升初、中考的压力明显增大,复读也随之而来

 

从这个时期开始,复读班、各类补习学院开始涌现。

 

——60年代——


1968年7月15日,韩国推出了“初中面试、就近入学”制度,就是不看成绩,根据居住地决定初中去哪里上。

 

这个决定在韩国并没有带来“学区房”的问题,原因如下:

 

 多建学校。

 在师资、设施等方面均衡化:教材一致,增加差校的各项补贴,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

 

在这样的政策和努力下,补习班的数量明显下滑。但是这个现象只缓解了很小一段时间,问题再次出现:初中虽然免试,高中是需要考试的,好高中数量不多,中考难度越来越大,上名校的诉求没有变化,所以终归回到补习之路。


——70年代——


1974年开始,朴正熙决定“取消中考”,大力推行“高中平准化政策”,强调“平等、平均、平衡、公平”的教育,推动高中的均衡化,缩小高中之间的差距,具体措施包括:

 

 挂牌名校高中摘牌(类似国内的民办冠名)。

 重点班撤销。

③ 名师流动,每四年换一次学校

把公立、私立高中都划到“学群”,最终采用抽签的方式分配学生,这个政策最早在首尔推出,后来基本普及了。

 

这个政策执行没多久,补习班反而越来越多了问题在于中考不用考了,高考更加激烈

 

底层原因:

1)二战后,韩国财阀凸起1961年朴正熙掌权后,确立了以“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发展战略(注意和中国的改革开放对比),对财阀倚重,政策、资金、原料、技术全方位扶持。

 

2)韩国对国企私有化,推进地产投资,财阀是最大的受益者。到了70年代,三星、现代这些大财阀甚至能对政府进行钳制 (中国正在明显防范类似于财阀的形成)

 

3)韩国与西方比较接近的“校友文化”,这是韩国最为靠谱的稳定的人脉关系路径,也是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这在中国的环境有很大区别)。

 

虽然韩国的大学不少,入学率也不低(中国现在一样),但是名校偏少。好大学也就是首尔大学、高立大学和延世大学,简称“SKY”的三所(和中国竞争985/211一个逻辑)

 

最终结果,补习行为更加加剧。60年代初,韩国共有补习学院 500多个,实施“教育平准化”(取消中考)后,1975年就达到3000个


——80年代——


1980年,韩国推出“7.30教育改革政策”。核心政策有三:

 增加大学入学考试次数以减少激烈竞争程度。

 成立教育管理委员会系统,提供低价的课外补习。

 所有大学生和学校教室一律禁止提供有偿的私人课外补习,违者都将受到处分。

注:当局甚至有专门的执法队查处违规补课行为。

 

实际情况则是家长们斗智斗勇,各种招数层出不穷:有躲避高峰时段检查的;有老师深夜到家里提供辅导的;有老师装成亲戚或家政阿姨上门的;有条件好的家长直接把老师接到别墅的;甚至有家长开车让老师在车上给孩子补课的。


——90年代——


到了90年代末,这一份禁令已经名存实亡。1997年,韩国家长们每年花在补习上的费用已经达到了韩国GDP的3%,和整个国家花在教育上的公共开支几乎持平。而副作用是:90年代末金融危机后,韩国的均等化教育发现与世界脱节,缺乏有特点、长项突出的年轻人。

 

政府再次推出“特目高”,类似于高中的实验班,主要针对的学科是外语、科学、艺术、体育等等。

 

很快这类高中出现了几十所,招生人数超过1万人。这类学校特点就一个字“贵”,学费是普通公立学校的六七倍,但是没过几年,这些学校的毕业生进入“SKY”的比例大幅上升 ,这些学校实际上成为了超级私立民办高中。

 

90年代末的教育改革实际后果,是有钱人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社会更加不公平,社会矛盾加剧。


——2000年之后——


2000年4月韩国最高法院对禁止补课的法令予以取消,理由是“禁止补习侵犯了儿童的受教育权”,这意味着之前几十年的各种努力基本失效,韩国补习文化彻底进入疯狂增长时代。

 

据统计,韩国家庭收入70%都花费在了私人教育上,韩国是全世界在补习上花费最多的国家,引发严重债务问题。有调查显示,28%的韩国家庭无力偿还债务,最大的是房贷、第二就是教育(咱们是不是有相同的感觉)。


——当前——


如今现状,自然决策——不生育!韩国现在是生育率最低的国家。


智来观点.jpg


关于韩国教育培训发展历史的一些个人思考:


1. 中国人与韩国人(包括日本人)在内的东亚人,有一个共同的文化特点,容易接受强体系管控,极限压榨提升自我能力,希望通过自身努力实现系统内的阶层突破,这是最大的原生动力。

 

2. 韩国目前走过的教育实践之路,中国或已经部分经历,或正在尝试类似操作,这个从韩国的教育发展历史可以完全对比参照。

 

3. 原生动力,加上社会财阀垄断和政治力量三个因素,强化了人们对于“知识改变命运”的歪曲理解,不是知识让自我变得更有价值,而是知识有机会让你成为“人上人”之一。

 

与韩国不一样的地方,政治力量因素在中国完全不做考量,社会财阀垄断的现象正在被国家全力打压,那么中国的“知识改变命运”的诉求就只剩下阶层突破和社会裙带关系(校友资源)两个诉求了

 

(注:校友关系的实际应用价值在过去的中国历史中价值并不大,因为中国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各种因素的关系群体(军队、团派、政治家族、原始成长社群等),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以及计划生育带来的影响,中国的年轻一代变得不再具备那么强的群体黏合度,因此未来校友关系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也许会加大,从而变成人们追求的一个重点。)

 

4. 地产与教育的两座大山已经压得国人自然做出了和韩国人相似的选择,地产的问题目前国家刚刚开始发力,由于与整个经济系统的深度纠缠,地产问题的解决也是个漫长问题,这个经济压力还会存在很长一段时间。教育目前我们所看到的尝试,不过还在走韩国已经走过的路,如果3 中提到的两个原生动力(底层认知)不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那么教育的问题(教培支出)也很难解决

 

5. 个人认为,改变经济结构,改变治理体系都不算是难事,改变绝大多数人经过建国到现在的几十年的认知基础才是最难的,这个认知是只有学习才能实现阶层突破”。突破阶层这种追求是没法从根本消灭的,但是改变大部分人歇斯底里的追求阶层突破(实际大概率是忙碌一生,无法实现)还是有迹可循的。

 

6.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与其用一生的疯狂内卷最后依然被迫选择“躺平”,不如选择相对轻松、稳定的路径来降低竞争带给个人及家庭的精神与经济的双重压力。如下几个举措,或可在教育去内卷化上一试:

 

① 从教育体系上可以参考德国的体系,提供更多样化的职业选择。

② 从社会就业待遇上,提升职业方向的收入待遇。

③ 从宣传上倡导多元化的职业出路,客观分析“少数人通过努力而实现人生大幅飞跃”的案例是极难复制的,自身的坚持不懈,宏观环境(政策、经济、社会环境)创造的机会,以及在正确的时间抓住机遇,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④ 加强心理和规划教育,提升人们的理性认知能力和自我认知,不要被社会发展的浪潮裹挟着去内卷,提供更多的规划路线与分析,逐渐改善人们的认知。


联系我们
电话:( 010 ) 8771 0680
邮箱:mt@mindtime.cn
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镇杏石口路 中间建筑五区22号楼2单元301室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
智来首席咨询师:
留言
版权信息 智来时代(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2021 mindtime 京
14052764号-1 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备案编号:110105000501
提交成功!
恭喜您,提交成功,谢谢你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提交成功!
恭喜您提交成功,我们的专业咨询师将在一个工作日内与您取得联系
提交失败!
恭喜您,提交成功,谢谢你对我们工作的支持